人大硕士雷洋在警察执法过程中死亡,事发至今一直引发众多关注。6月25日下午,雷洋案涉案警察邢某某的辩护律师向检察机关提出“鉴定机构的确定程序违背相关法规”,6月26日,检察机关表示“雷洋尸体检验鉴定机构的委托依法合规”。
雷洋案鉴定机构的确定程序是否真的违反法规?评价鉴定机构的确定程序是否违反法规,首先得弄清楚该案鉴定机构的确定程序适用什么法律。
据早前的媒体报道,5月13日下午,雷洋的尸体正式开始尸检,6月1日,当事民警邢某某等五人被立案侦查。这说明鉴定机构的委托时间是在民警邢某某等五人涉嫌渎职犯罪案件的初查阶段。检察机关在案件初查阶段的行为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该规定赋予侦查机关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的权力,这项权力包括决定由哪个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的权力。在确定鉴定机构之前,侦查机关是否必须听取当事人(被害人或者被害人家属、犯罪嫌疑人)的意见,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也就是说侦查机关径行决定鉴定机构并不违法。
据早前的媒体报道,负责案件初查的昌平检方相关负责人说,尸检会考虑雷某家属的意愿,委托鉴定单位进行。按照被害人家属律师的说法“鉴定机构确定,系由侦查机关选择三家在检察院备案有资质的鉴定机构,由家属和律师选择一家意向,并最后由检察院确定”,由此可见,鉴定机构是由负责初查的检察院委托的,符合法律规定。但是,该案鉴定机构的确定程序也并非没有可指责之处。
检察院在确定鉴定机构的时候考虑了雷某家属的意愿,但目前没有信息显示考虑了作为当事人一方的警察(警察正是渎职案件中的被追诉方,鉴定意见将可能会作为指控其构成犯罪的证据)的意愿,从平等对待各方当事人的角度上讲,未免有失公允。
---------------------------------------------------------------------------------------------------------
与你分享我们在刑事领域的知识、经验和见解,欢迎关注邓世运刑事律师网(微信ID:xslvshi)